(健康时报记者刘玫妍)“我们不要英雄,我们只要你们平安!”这是登上热搜的一句话。在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持久战中,医院是第一战场,医生就是一线战士,他们守护患者,护卫生命。但我们不禁要问,医生的生命谁来守护?其实,“院感人”就是医生背后的守护者,只是,对大众而言,他们比较陌生。院感人员检查医生穿防护服过程。医院院感科供图于医护而言,院感人就像极限运动里的安全扣在院感界,大家总是戏称“院感是管天管地管空气”的,而在这次疫情中,身为院感人的谭昆更是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具体到防控知识的培训;环境布局如何设置、如何避免患者与医务人员的交叉;如何正确穿脱防护用品;医院内环境消毒如何实施;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如何处理;院区内患者、物品如何转运;传染性疾病的医疗废物如何管理;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的审核管理等等都由院感科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里发生各种感染进行风险管控,包括患者与患者之间、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传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院感科谭昆告诉记者,“院感人于医护人员而言,就像极限运动里的那个安全扣,放你冒险,护你周全。”不过,工作很繁琐,最核心的还是四件事:定指引、勤督导、做培训、改布局。谭昆介绍,“自1月初武汉开始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我们科马上意识到事态的严峻,不断深入临床,督促医务人员提高防护意识、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同时制定了《不明原因肺炎院内防控指引》,并根据对疾病的逐步认识不断更新。有了《指引》就有了方向,大家开始‘倾巢出动’,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培训。除了培训医务人员,保洁、安保、后勤、餐饮等各部门人员也要覆盖。最多的时候一位老师一下午就要培训四五场,喉咙哑了,含一片西瓜霜继续上。”良好的制度,更需要院感人不断的督导、巡查,真正让我们的一线人员提高意识、正确防护。医院院感科赖晓全主任对医疗队员进行现场培训。医院院感科供图病房改造,时间就像被按了快进键“医院自1月25日中法新城院区、2月5日光谷院区分别被选定医院那一刻起,时间就好像被按了快进键。”自接到任务起,院感科就积极参与到院区改造的进程中。病区改造、院感先行,医院改造为能够收治医院是疫情防治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院感科的重要责任。时间短,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对现有结构进行最大优化,实现病区的“三区两通道”、院内流程的洁污划分,保障医疗安全的同时确保医务人员的健康,这都需要院感人一层层楼、一个个病区、一步步环节,不断地去实地考察和思量。“用心丈量每一张图纸,用脚丈量每一个病区”,医院光谷院区的彭威军感叹,“感觉又像回到了光谷院区开业之初,重新见证光谷院区的新生。”防护用品是医务人员最重要的安全保障。谭昆介绍,“我们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去器材科验货,对捐赠来的防护用品进行甄别,但大部分物资都达不到隔离病房等一线科室的使用标准。很多国外物资我们也不是很了解,只能查规范对标准,制定详细的物资标准对应表,到最后,美标、欧标、日标、韩标都已顺手拈来。”赖晓全主任在器材科筛选防护服。医院院感科供图脱防护用品非常危险,得过四个房间一层层的脱“挑出合格的防护用品,更要指导医护人员正确穿脱。尤其是脱防护用品这个环节,非常危险。”谭昆告诉记者,“医护人员从隔离区出来后,要经过四个房间,一层层脱下防护用品。脱防护用品的过程和要求非常严格,动作太大、顺序或方式不对,都可能引起职业暴露,造成医务人员的感染。”“刚开始,医护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我们的专职人员都一个个盯着,进行指导和纠正。但院感科人员有限,等大家熟悉了,就让医护人员两两结对出来,这样可以互相监督。”每个细节,每个流程,每处设计都是院感科和临床一线人员不断思考、不断沟通和优化的结果。但即使如此,每天仍有预料不到的变数,“有的医务人员因为工作时间太长可能会累到晕倒,有的因为长时间佩戴防护口罩出现缺氧、乃至呕吐,有的在处理紧急病人时可能会出现防护服破损,造成职业暴露……”谭昆说,“每天的神经都很紧绷,因为即使是一个小小纰漏,在隔离病房所带来的影响是无法预计的。不过,当听到医生说‘幸好有你们’,感觉一切都很值得。”“我们都有要守护的人,也在被他人守护,期待有一天,能脱下口罩,拥抱我守护的白衣天使和守护我的家人。”这或许就是一个院感人的笑与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