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隔离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居家隔离告别抓狂重见天日,换种打开方 [复制链接]

1#

郑州这波疫情,居家隔离的亲们还好吗?大家是不是早就怀念室外空间的自由自在了呢?今天消息,除封控区管控区,全市核酸检测已连续3轮“零阳性”,原本今天要继续进行的核酸检测也按下暂停键,这是不是意味着疫情得到控制,封控区管控区的亲们即将“重见天日”,拥抱阳光与新鲜空气,自由自在的舒筋健骨?其实,居家隔离,只要打开方式对,一样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1

年8月的郑州疫情,记忆深刻。

因为所处小区里,有一位被封闭在家进行隔离的大哥,在隔离了10天左右的时间后,破封而出。

这位大哥破封的原因,别无其它,只是忍受不了封闭空间带来的精神压抑。

大哥到小区里溜达了一波,顿觉身心舒畅。结果呢,只因贪图了一时的畅快,他不得不在未来14天里重新被封闭隔离。

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是吗?小编也曾这么觉得。然而翻阅疫情以来的新闻,却发现破封而出的不止他一个。

除去某些隔离期间擅自外出造成大量密接的性质恶劣的行为外,那些只想出门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的人,似乎显得没那么可恶,倒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有些动容。

作为社会人,我们都懂得不给国家添乱、不给社会添乱。那些因为隔离期间忍受不了而想出门呼吸新鲜空气的人,起初也一定不愿做出破封的行为,也一定曾信誓旦旦过。只不过没能坚持到底罢了。

他们破封的行为,我们固然不认同,甚至会指责,但换位思考一下,也会理解,毕竟我们谁都不愿待在一个小小的封闭空间里半个月之久。

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对室外空间的渴望。

2

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同一片天空下、同样的灾难面前,谁都难以独善其身。疫情频繁反扑,疫情防控已经常态化,今天被迫隔离的也许是他,明天被迫隔离的却未必不是你我。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因为个体的差异性,特别是承受能力的差异性,被隔离期间,我们无法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够忍受得了隔离期间的苦闷,一定不会做出过激行为。

即使可以忍受,但我们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

一天到晚在封闭的空间里不是床躺就是沙发躺,不是电视手机,就是电脑平板;在狭小的空间里转来转去,不是与老人生活习性不合,就是看着孩子在家里各种蹦跶无可奈何;或者因为精神压抑,让鸡毛蒜皮分分钟升级成家庭矛盾……

不!不愿意。这样的生活让人抓狂。

更何况是那些好动的孩子,闲不下来的爸妈辈儿人群。

所以,应对疫情常态化,住房的改革,是趋势,更是需求。

3

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居家隔离。但居家的日子里:

我们可以早起到自家小院里做做瑜伽、打打太极,和孩子们闹腾一阵子;

工作累了,我们可以在自家小院里侍弄一下花草、修剪一下树木枝叶;

甚至午后的时光,一把躺椅、一杯热茶,在小院里晒晒暖,别提多惬意;

或者,到空中街巷里遛遛狗,和邻居朋友们打打球……

原来,居家的日子,也可以如此幸福。你是否心动?

未来立体生态创新建筑为住户打造有私家庭院、空中街巷,即使居家隔离,室外空间也触手可及。这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历时6年研发的创新住房产品,能够满足中国人对室外空间的渴望。

年4月,新冠疫情的爆发,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重新思考住房需求的变化,在未来立体生态创新建筑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居家隔离人群与家人需要避开动线的需求,又研发设计出具有“防疫”元素的创新户型,让生活不因疫情而降低品质。

这便是住房变革,切实让房子满足我们不断变化的需求。这样的设计,才是为生活而造。再也不用担心空间封闭难耐,终于可以开开森森居家,不给国家和社会添乱!

未来立体生态建筑(创新)中心致力以庭院为载体,为中国人打造健康绿色的居住生活方式,你期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