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一个人在家,边刷手机,边看春晚。拿起手机给她发了一条信息:大年三十一个人真无聊,你那边怎么样?
她没回信息,我亦无法安然睡去。
四年来,这是你第二次大年三十值班,我开始慢慢习惯。
这是一个特别的大年三十,冠状病*的疫情铺天盖地,多个省份已经发现感染者,最严重的区域不是武汉,医院。医院仿佛是横亘在人间和地狱的战场,一边的病*拿着死神冰冷的镰刀,一边的医生和护士手持盾牌、长剑。
我的爱人——湘雅附二的医生此刻正勇敢的拿起盾牌。
此刻,不知道她在手术室,或者发热门诊插管?
我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放在枕边,怕错过她的重要信息。
凌晨5点,她终于回复了信息,一张图片,一行字“生平第一次穿隔离衣”
这是我在电视上才看到的隔离防护服,仔细辨认之下,我也无法认出这是她。那个平时喜欢笑的她,被防护服包裹的严严实实,这件白色衣服的背后,是需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
回想当年的“非典”病*,我们在初中,是躲在父母身后的孩子,今天穿上这件防护服,已经是勇敢的一线战士。
意外总是不速之客
“今天做了一例发热的孕妇手术”
看到她发的这句话,我是懵的。总是在新闻上看到的疫情,好像一下来到了我的身边,她虽然是医生无畏无悔,但在家里也是半边天,是我的爱人,孩子的妈妈。
庆幸的是家里有口罩,有消*液,一岁多的孩子春节前送回到了老家。
初一早晨回到家,没有和我说话,直接走进了屋子里,关了门。
然后告诉我:咱俩现在开始自我隔离,分开房间,通风、消*、测体温。
家庭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
测体温:开始测38.1℃,并且有少量鼻涕,说话声音没力气,刚下夜班没什么食欲,早饭没吃。
通风消*:穿回来的衣服先过两次消*液,门把手、电器开关、洗手间、垃圾箱、房间角落等都消*,电梯门、走廊等公共区域,我们也做了消*。
公共区域消*中(电梯、走廊)
吃药:大年初一幸运的是有一家药店是开门的,买了奥司他韦、左氧氟沙星(万一接触的发热病人只是普通流感呢?)
吃饭:我们吃饭分开,做好饭后放到房间门口,告诉她吃饭,她再开门拿饭。吃完再消*,再清洗,再放到碗筷消*机。
这些都比较繁琐,但是不困难。最困难的每天和家里的例行视频。
面对家人,总是坚强不起来
不知道她在隔离的时候,视频看到才会奶声奶气叫妈妈的孩子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孩子很难理解,妈妈带的口罩有什么作用,孩子也不知道他的妈妈就是新闻里报道的勇敢逆行者,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妈妈”站了出来,“妈妈们”的背后,是所有的华夏子孙。
关了视频,总觉得眼里像进了沙子……
重获新生,我们更勇敢
烧退了,感觉如获新生,但是又不能放松警惕。都在等一个消息——当晚发热孕妇的检查结果。
作为医护人员家属,新年到来的两个晚上基本无眠,大年三十晚上是担心,初一晚上是等待检查结果。整夜里,都在刷着疫情的新闻,看着让人感动流泪的疫情视频。
我看到
全国的人民和海外都在给一线运送物资
我看到
全国各地的医护都在请战支援湖北
我看到
很多像我爱人一样的医护人员,大年三十没有和家人团聚……
而我,是千万医护家属的一员。
心里有担心,有感动,有振奋,都在那两个无眠的夜晚。
好消息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初二早晨接到检验科信息:发热孕妇检测阴性。
初三她继续上班,依然会穿起防护服,下班后进门前消*,在家吃饭依然分开,依然分开房间休息,只是经过这一场担惊受怕,我们都变得更加勇敢。
春天里的约定
她:今年春晚有没看
我:很好看,*那句隔离病*不隔离爱很感动,**的小品很搞笑,还有很多很多
她:找时间再一起看吧
今天是大年初六,我们还是没一起看春晚回放。
我想当病*消除时才是真正的过年吧。那时候再看春晚,我们一定笑得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