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素萍陈小芬林志安)“居家隔离,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留在家里,同样是作战,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战‘疫’面前,大家要精诚团结,共抗疫情。”……日前,泉港区界山镇界山村和鸠林村多个小区及自然村划为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鲤城区浮桥街道滨江社区的茂诚皇江御景小区及沿街店面被划为管控区,实行封闭式管理。连日来,众多居民、村民自觉落实防疫管理措施,他们有的看书做运动,有的大秀厨艺,有的选择陪父母好好聊天,人们安心自觉居家隔离,生活秩序井然。
9月16日,是鲤城区茂诚皇江御景小区1号楼居民陈文鸿居家隔离的第三天,他看书、做家务、施展厨艺、坚持健身,努力把隔离的日子过得精彩纷呈。女儿眼下正在外省读书,今年48岁的他目前独自居家隔离。
陈文鸿每天坚持健身1小时“既然出不去,那就积极做点事情,同舟共济,抗疫必胜!”陈文鸿开启新的生活节奏。居家第一天,他给家里来了个大扫除,甚至把厨房重油之地清洗得一尘不染。做完卫生,他翻出书柜里的书,静享读书闲适时光。居家第二天起,已有30多年健身习惯的他,拿出家中的瑜伽垫做平板撑,用网购来的壶铃练深蹲,还在家里跳绳,每天坚持健身1小时。居家第三天,他把手机扔到一边,晨起健身、看书、准备午餐,有时还会发发抖音分享生活。“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加上领导、同事、亲朋好友各种关心问候的电话,一点都不会孤单无聊。”
居家隔离不隔离爱,守望相助同心抗疫。陈文鸿说,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以来,邻居们均自觉配合抗疫相关要求不到处跑。连日来,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各方联动,用秋日艳阳下的忙碌背影筑牢疫情防线,在仅开放用于物资输送的1号门,志愿者们看到物资送来,会先消杀并统一放置在物资临时存放点,再由驻守在内部的工作人员运送至各个楼层的集中放置点,方便业主领取,“他们的暖心服务,让居民的生活得以正常运转”。(张素萍)
陪父母好好聊天
健身器材用起来
9月14日起,泉港区界山镇鸠林村被列为中风险区。知道消息后,已经在鸠林村的家中居家隔离多日的陈杭(化名)心中有点难过,但很快平复下来了。“80后”陈杭9月初因有事回老家,爱人和孩子则在原本生活的城市,和他一起回老家的还有弟弟。
“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当时要是出去了,只能在外面统一隔离点隔离,这样更麻烦。”陈杭说,疫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出门就是把自己放在危险中。看着各级部门迅速行动积极抗疫,物资上统一配送,基本生活都得到保障,这让他们居家也安心多了。
“刚开始居家确实无聊,除了处理工作上的事情外,就只能打打游戏、睡觉、看看新闻。”陈杭说,不过好在他很快调整状态,他以前很少和父母说话,也不理解父母的一些做法,但居家的这几天,和父母还有弟弟一起回忆自己小时候的许多事情,家人间的感情增加了不少。另外,家中闲置的运动器材也利用起来,他每天会安排至少半小时做运动。(陈小芬)
大宝相伴身边
静待二宝出生
小秋(化名)是一名医护人员,住在界山镇界山村兆成小区。此前通报的确诊病例轨迹中有兆成小区,为此该小区居民均居家隔离。因休假回家的小秋,就和女儿、丈夫以及婆婆在家隔离。
小秋说,当天是女儿3周岁生日,原本答应要带女儿出去吃一顿好吃的,现在也只能落空,连生日礼物都没来得及准备,疫情结束后,她要好好补偿女儿。
让小秋担心的是,她肚子里还有一个宝宝,预产期是10月5日,胎儿较大,第一胎是剖腹产,现在二胎也要剖腹产,现在连产检也做不了。不过好在自己也是医护人员,心情平复下来后,她立即联系有关部门,询问“要生了怎么办”“去哪里生”“去医院前要做哪些准备”等,自己在家也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