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1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周益帆)近日,针对“隔离险”的投诉又多了起来,记者在某平台查询发现,与“隔离险”有关的投诉有上千条。“隔离险”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当被保险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被隔离时,可以获得相应金额的赔付。虽然每一个产品的赔付条款不尽相同,但出现较大范围的投诉,对于产品本身和保险行业来说,都是伤害。红极一时的“隔离险”为何如今被诟病?
今年5月中旬,王楠(化名)从吉林敦化前往黑龙江鹤岗,在哈尔滨换乘时被要求集中隔离。他告诉记者:“从吉林敦化去鹤岗,涉及倒车,我得先从吉林坐高铁到哈尔滨再到鹤岗,哈尔滨当地的防疫办直接就给我拉到鹤岗的隔离酒店了。”
此前,他购买了一家保险公司推出的“隔离险”,保费不到二十元,保期一个月。他说:“因为我可能会有城市移动的需要,但是也不确定去别的城市会不会被隔离,所以我就想着保险一下。当时我买保险的时候问客服他就给我推荐了‘隔离无忧’,我就想着假如被隔离,也不用负担那么多的费用,会有一定的报销。”
王楠的理赔通知书(受访者供图)
但是在这次隔离结束后,他申请赔付却被拒绝了。王楠说:“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说我没有确诊,他告诉我是确诊才能赔,或者是成为医学观察集中疑似病例才会赔。但是有一个bug(设计缺陷),有两种情况,如果你被确诊,医院去;你是疑似病例,医院,就涉及不了隔离,怎么会产生隔离费用。”
在这份保险公司出具的理赔结果通知单中显示“被保险人的隔离原因不属于保单中规定的‘疑似’或‘确诊’”,因此未能获赔。王楠说,自己在咨询客服时,客服曾明确这份保险针对“强制隔离”“确诊”等情况全包含。
另一位投保人钱芳(化名)在去年年末购买了一份保期一年的“隔离险”产品,近期因“密接”被要求居家隔离,尽管提交了显示被隔离的材料,但她的保单同样未被赔付。该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需要钱芳提供材料说明为何没有“集中隔离”而是“居家隔离”。
钱女士参保的条款(受访者供图)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说:“您的证明材料上没有体现隔离原因。因为我们了解到,您当地可能密接都是要集中隔离的,您让社区给开一下证明,写一下您与密接存在密接的时间、地点等基础信息,未集中隔离的原因情况说明加盖公章,还要备注开具单位的联系电话。”
记者梳理投诉平台上有关“隔离险”的内容发现,未被理赔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一是因所在地未被划为中高风险地区;二是被保险人不属于密接或确诊人群;三是集中封控或居家隔离不属于强制隔离;四是无法提供隔离证明、解除隔离证明等相关文件。一些投保人认为,保险公司在玩“文字游戏”。
现有保险产品的条款
现有的保险产品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认为,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对条款的字词理解应该有合理解释。“防控的*策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对于一些保险条款的适用、字词的理解或者一些条款的理解就会发生不同解释,或者说当时在制定这些条款或推出相应险种的时候,可能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完全预见到一些变化,导致之前的一些条款理解和适用产生了争议,这时候本源要回归到该条款的公平和合理的区间之内,形成大家能够达成共识的理赔条件。”
“隔离险”投诉频现带来的更深层的思考,是关于商业保险设计的底层逻辑问题。实际上,从去年末“隔离险”的问题已经陆续凸显。今年2月,银保监会财险部(再保部)曾发布《关于规范“隔离”津贴保险业务经营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保险公司端正经营理念,规范销售及宣传行为。其中特别提到,保险公司在开发设计保险产品过程中,以保险消费者实际需求为基础,在综合考量可保利益和风险程度的情况下,依法依规开发产品,合理设定责任免除和理赔条件。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徐晓华告诉中国之声记者,保险产品在开发时,需要根据相关数据进行费率的计算,新冠病**株的变异所带来的不同传染风险,使得这种精算偏离了准确性。徐晓华说:“设计险种的时候,病*传染性没这么强,波及面没那么大,它是基于这些数据来设计的险种。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多纠纷,因为奥密克戎传染性太强,设计时候的费率和后面的费率差太多了。”
此外,《通知》还要求,不得通过欺骗、隐瞒或者诱导等方式,对保险产品的保障责任等重要情况作出容易引人误解的宣传或者说明,不得以博取消费者眼球为目的,进行片面宣传和恶意渲染炒作。
记者在各大平台搜索,目前大部分“隔离险”产品均已经下架,仅剩的几款产品也不再敢打出类似“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这样博眼球式的宣传语。对于保险行业来说,“隔离险”赔付风波一方面需要公司积极承担目前已生效产品的赔付责任;另一方面也要在未来的产品开发设计、宣传销售等方面更为审慎。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择保险产品时也应当认真阅读、了解保险条款及赔付条件。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关键这个保险的条款本身是不是公平合理,里面是不是有霸王条款;其次,就是它有没有充分告知。因为保险的专业性比较强,它在卖的时候,有没有做一些明确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