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是医院病区的第一天,她在日记中写到:心情有点复杂,但是穿戴好防护服的一瞬间,责任战胜了一切!我们一定要协助当地医护人员打赢这场仗。
郭丹是沈医院感染科主管护师,今年31岁,毕业后一直从事感染临床护理工作。因为工作特殊性,六年都没能随丈夫回婆婆家过年,原本定好今年下夜班全家就回老家过年,医院组织报名前往武汉支援时,她毅然选择了报名出征。
放弃与家人过年选择出征武汉
郭丹原本与爱人定好1月23医院下班后,晚上跟爱人带孩子回婆婆家(吉林省德惠市达家沟镇獾子洞村)过年,前些年因为过年值班的问题,结婚六年都没回去过。本想今年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但是当她听闻疫情来袭跟爱人沟通后,决定退掉火车票就在沈阳待命,爱人自己回老家。
1月25日下夜班后,正在家睡觉休息的郭丹接到护士长“省里要组建一支医疗队,驰援武汉,你报名吗?”郭丹毫不犹豫坚定的回答:“我报名”。随后赶紧给爱人打电话,让他买火车票从老家回来,把母亲和儿子安排好。1月26日,郭丹跟随辽宁医疗队出征武汉。
郭丹与出征同事怀着同样的心情,心里憋着一股劲“我们一定会赢!”
郭丹工作日记
年1月29日
今天是我正式进入病区工作的第一天,看着临时改建的病房和当地医务人员忙碌疲惫的身影,我的心情真的很复杂。
进入病区前,我们先层层穿好防护服,只是那一瞬间,责任即战胜了一切,我马上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当地的医护人员看到我们,眼神中充满了感激,虽然我们都戴着护目镜,但是隔着镜片我们彼此感受到了信任与感激,感受到了并肩作战的勇气。
我迅速了解所负责患者的情况后便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协助当地护士,完成配药、扎针、雾化等工作。完成护理治疗间歇期间,我主动帮忙辽宁护理组组长进行物资的整理,工作量远远超过我之前的工作日常。
晚上下班脱下防护服,消*、洗漱、吃饭、休息时,大家再一次学习不同型号隔离衣的穿脱细节,进行日间工作的复盘和总结,明确次日工作与重要提示。回想这一天忙碌而紧张的工作,心情仍旧很激动,请沈城的同事、家人们放心,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与更多的同道一起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辽沈晚报记者刘冬梅
编辑:崔陶然
1月29日,是医院病区的第一天,她在日记中写到:心情有点复杂,但是穿戴好防护服的一瞬间,责任战胜了一切!我们一定要协助当地医护人员打赢这场仗。
郭丹是沈医院感染科主管护师,今年31岁,毕业后一直从事感染临床护理工作。因为工作特殊性,六年都没能随丈夫回婆婆家过年,原本定好今年下夜班全家就回老家过年,医院组织报名前往武汉支援时,她毅然选择了报名出征。
放弃与家人过年选择出征武汉
郭丹原本与爱人定好1月23医院下班后,晚上跟爱人带孩子回婆婆家(吉林省德惠市达家沟镇獾子洞村)过年,前些年因为过年值班的问题,结婚六年都没回去过。本想今年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但是当她听闻疫情来袭跟爱人沟通后,决定退掉火车票就在沈阳待命,爱人自己回老家。
1月25日下夜班后,正在家睡觉休息的郭丹接到护士长“省里要组建一支医疗队,驰援武汉,你报名吗?”郭丹毫不犹豫坚定的回答:“我报名”。随后赶紧给爱人打电话,让他买火车票从老家回来,把母亲和儿子安排好。1月26日,郭丹跟随辽宁医疗队出征武汉。
郭丹与出征同事怀着同样的心情,心里憋着一股劲“我们一定会赢!”
郭丹工作日记
年1月29日
今天是我正式进入病区工作的第一天,看着临时改建的病房和当地医务人员忙碌疲惫的身影,我的心情真的很复杂。
进入病区前,我们先层层穿好防护服,只是那一瞬间,责任即战胜了一切,我马上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当地的医护人员看到我们,眼神中充满了感激,虽然我们都戴着护目镜,但是隔着镜片我们彼此感受到了信任与感激,感受到了并肩作战的勇气。
我迅速了解所负责患者的情况后便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协助当地护士,完成配药、扎针、雾化等工作。完成护理治疗间歇期间,我主动帮忙辽宁护理组组长进行物资的整理,工作量远远超过我之前的工作日常。
晚上下班脱下防护服,消*、洗漱、吃饭、休息时,大家再一次学习不同型号隔离衣的穿脱细节,进行日间工作的复盘和总结,明确次日工作与重要提示。回想这一天忙碌而紧张的工作,心情仍旧很激动,请沈城的同事、家人们放心,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与更多的同道一起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辽沈晚报记者刘冬梅
编辑:崔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