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也没想到,整个四月份,都是在家度过的,从3月16号居家隔离到现在,已经45天了。
前天居委会上门通知,每户发一张出入证,每次只能派出一个人出门采购(一张出入证可以带一个小孩),不能开机动车、可以骑电动车,每次不得超过4小时。
我们这个小区很适合带娃,所以很多家庭都是在小区里买了几套房,比如我们楼上邻居就是弟弟买在12楼,姐姐买在17楼,父母两边的娃都可以照顾到,这两天大多是带着孩子在田野边溜娃的。
我爸妈在小区租了一套两室的房子,讲真,不住一起真的可以减少好多矛盾。
也因为这样我们这个家庭就可以获得两张出行证,昨天我妈跑去菜市场大采购了一番,今天我跟队友骑电动车带着娃去附近找了一条河钓鱼玩了。
一个月没出门,外面的空气是真新鲜!住在郊区有郊区的好,地广人稀的~
PS:我的文章都是自己写,但排版我不擅长,所以我请了一位小助理,写完后发给她,她帮忙排版后发送,我在上海,她在广东,所以,发文后IP地址显示的广东。
01
我奶奶过世了,就在这周一,79岁。
奶奶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我爸是老大,接到消息后捧着电话来我这边,让我联系居委会打申请他要回湖南,居委会电话一直占线中,我没打通,我妈打通了。
居委会劝说:你们回去过程中地方要是不接收你们,回来我们也不会接收的,需要就地隔离14天,隔壁小区有户人家也是这个情况,被卡在高速点,隔离了。
我电话联系老家村委会负责人,对方说:上海回来的一律不接收,有核酸报告也不行,你们非得回来那就到集中隔离点隔离14天,居家隔离7天,这就21天过去了,也办不了事,劝你们别回来了。
好在我叔叔、姑姑们离老家不远,开车几个小时就到了,奶奶身边有小叔,生前一直是他在照顾,他们在家把事办了,我们回不去,就多出点钱好了。
奶奶去世后,我在脑子里搜寻跟她的一些回忆,我没上过幼儿园、学前班,当年直接上的一年级,那时候的农村环境很好,学校门口有条清澈的小溪用来引水去稻田里的,里面有小虾米、小螃蟹和小鱼,我爷爷在校门口开了个“供销社”,下课后我就可以去拿零食吃。
后来,那条小溪已干枯,那个小学早就不使用了,我们村上现在没有小学,孩子们需要去镇上去念书。
我父母在城市打工,那一年就是爷爷奶奶在老家带我的,我那会成绩很好,是班上前几名。
小学二年级,我妈就把我接去城市上学了,我不适应,我父母也没有帮助我适应,之后成绩就一直不怎么好了,最后只考上了大专。
据我妈说,有次回老家看我,我像个野孩子一样,打着赤脚、手里拿着泥巴跟其他孩子在田里撒欢。就这么个场景,让她觉得不管多难都要把我带在身边,所以我就她被带去城市养了,之后就只有每年过年才会回去看爷爷奶奶。
我爷爷三年前已经去世了,当时我家娃才几个月大,我带着老公、领着孩子回去奔丧,奶奶过世,正常情况我们全家也是要回去的,可这个疫情让人无奈,无法送奶奶最后一程...
02
还是这周,有天凌晨4点半一个陌生电话打过来,我没接到,早上六点半起来才看到两条短信一个未接电话,对方说:对不起打扰你休息了,我在我儿子的平板上找到你的电话,他结石发作很痛,已经打了的电话,医院了。
是我前同事的妈妈,之前我还专门写过一篇关于他的文章《高中辍学,他年入20万,成了我同事》上个月月初还来我家吃饭了,我们关系不错。
我马上回电话过去,对方说想来上海,我跟她说我因为奶奶过世的事情联系居委会,跟她复述居委会给我讲的案例,我说:虽然不知道案例的真假,但,你现在过来确实很麻烦,不知道他们小区接不接收。
结束通话后,我立马给这位前同事打了电话,医院了,没多说就挂了我电话。
结果在上午快9点时他回电话过来吐槽说:花块钱叫的救护车,他都痛死了也没人抬担架,让他自己下车,他忍着疼挂了急诊,结果被告知要等门诊开门,他6医院,等到8点多门诊开门。
挂水、拿药、挂水的瓶子得自己举着,水挂完后针都是自己拔的,医院好乱,氛围很紧张恐怖,也没人管他,他无法自己回去,需要救护车送回去,医院等车,回去又是块...
好在他没啥事,问题不大,家里物资充裕,我也无能为力,我们小区也出不去,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电话里表达慰问了。
因为知道了这么个现实情况,医院通知我家娃去打疫苗时,我拒绝了,跟那边说疫情过后再去打。
我觉得现在这个阶段就是:不行动最安全,万一对疫苗产生敏感反应,医疗系统现在属于崩溃阶段了,咱冒不起这风险。
03
我这个月对娃完全是放养模式,没有时间再去管,于是他:看电视、玩平板、玩手机,书都不摸一下了...
本来有点焦虑,但想想又觉得,我自己只有这个能力,我一个时间段内只能做好一个事情,现阶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