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一度认为新冠疫情爆发离我们很遥远,可谁曾想,它离我们是如此的近。8月6日下午,在得知省委号召省直各单位组建青年突击队奔赴三亚支援防疫工作后,作为单位团委书记的我立马在青年干警群里发出倡议,并第一个报了名。我知道这一份工作潜藏着危险,但我更清楚这一工作的意义。
第二天,作为第一批7人突击队中的一员,我随大部队刚抵达三亚便接到临时通知,转为隔离酒店的志愿者。我们没有犹豫,收拾好行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酒店隔离点。第一突击队队员被分为了三组,我和其他四名同事分在了一起,而我被暂时任命为隔离点志愿者的负责人。
隔离点酒店门口拉了警戒线、充斥着酒精消毒药水的味道,看到周围都有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穿着防护服在酒店大堂穿梭,紧张的氛围一下子涌上来,我内心那团小火苗也被熊熊燃起——这里是我未来一段日子的战场,加油!
我们按照酒店点位长的安排进行了分工,我也正式开启了在隔离酒店当“服务员”的日子。
成为“多面手”
“亮哥,有空吗,找几个人帮忙搬一下后勤物资。”
“秀亮,手头有没有事情,市里有份表格急着要统计上报一下。”
……
这家酒店安置了差不多名隔离人员,却只有9名医护人员,10名志愿者,人手严重缺乏。我成了“多面手”,同时负责协助酒店安保人员做好人员和车辆出入及酒店防疫安全管理、清晨给夜班工作人员送餐、协助数据员打电话与隔离人员进行相关工作的告知、配合点位长完成管理等工作。
解锁新技能
8月9日,在与医护人员聊天中得知,核酸检测人手严重不足,在忙完手头工作的情况下,我主动申请检测现场的扫码工作。经过培训,我在核酸现场充当过采集员、扫码员、医护协助员、秩序维护员、物资发放员……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需忍受憋闷、口渴、水汽模糊视觉等各种不适,这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的辛苦。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高风险密接人员,是负责给隔离人员办理入住登记的时候,有一部分人还是潜在的阳性患者。虽然有针对性的培训,但是刚开始我的心里有过短暂的忐忑和忧虑。随着工作的开展,我的担忧逐渐被抛于脑后,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
信息登记工作时间不固定,经常需要凌晨十二点开始,两三点才结束。一天下来,虽然身体感觉疲惫,但想到所参与的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我感到庆幸而又骄傲。
说得好不如做的好
8月16日早上9点,又有一批密接者被转接来到酒店,他们情绪很不稳定,一直在向我们发泄着不满,说:“我是阴性,为什么要关我?”有的拒绝配合,甚至扬言要跑回去。我们一遍遍耐心地讲解防控政策,安抚他们的情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忽然,人群中有个孩子说了一句,“叔叔,我饿了,能给我一些东西吃吗”。我和同事靳远把还没吃的早餐拿出来分给几个小孩和老人,又连忙联系酒店多准备些一些早点。在知道我们还没吃早餐,一个妈妈带着孩子专程来和我说谢谢,周围的人也慢慢平复烦躁的情绪不再发牢骚,开始理解和配合我们的工作,顺利办理了入住。
从那以后,每次上岗我都习惯随身带着一个装着食物的袋子,必要时分给没来得及进食的隔离人员,这种方法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大家也能体谅志愿者的艰辛,配合我们工作开展。有的隔离人员在解除隔离后还专门发来感谢短信。
孩子,你要坚强
有一天晚上,我在办理信息登记时发现队伍最后面有个小孩子,十岁左右,父母都是阳性转到方舱治疗了,只能一人拖着行李箱来酒店隔离。孩子饿了一整天整个人看起来很没有精神。我给他拿了一些现成的速食品,帮他联系家人报了平安。他小心翼翼地对我说:“叔叔,我害怕!可以陪我上楼吗?”看着他一脸无助的样子,我陪他上楼进了房间,叮嘱他,有问题随时找我们。同时,我记下了他的房间号,过后联系医疗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