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选帅才不妨学萧何
说到帅才选拔,汉朝名臣萧何是我所知道的古今中外最具慧眼的人。他发现了一个人才,叫韩信,有两点最能证明萧何的慧眼。第一,他举荐韩信做大将的时候,韩信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第二,萧何不仅预见到韩信的成功,而且还能预见韩信的失败。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志向高远,在项羽手下怀才不遇,于是投奔刘邦。韩信才能高,但缺点不少,以至于犯了错误,差点儿被杀掉。临刑时,韩信感叹:“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史记·淮阴侯列传》)当时另一位慧眼识人的人———滕公,正好听到,觉得这个人出言不凡,于是刀下留人。韩信当时命是保住了,可还是没受重用。英才有一个特点,他们急于建功立业,没有耐心慢慢向上爬。韩信决定离开刘邦,这就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通过日常观察和测评,萧何确信韩信是难得的帅才,不遗余力地向刘邦推荐。刘邦并不轻信萧何的意见,而是亲自考察韩信。刘邦感觉韩信的确很行,想让韩信从偏将做起,萧何认为必须立即任命韩信为大将。萧何的慧眼,还表现在他对韩信和其他将士心理的把握上。萧何考虑到出身贫寒、寄人篱下的韩信有自卑感,而且考虑到其他将士对没有作战经验、没有战功的韩信的质疑,所以建议刘邦用《孙子兵法》所说的隆重的拜将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刘邦采纳了萧何的建议。 在我看来,自从用了韩信,汉*百战百胜,天下很快就姓刘了。刘邦不用韩信,天下不一定姓刘。 韩信是个志向高远的人,刘邦死后,韩信是否志向高远到想当皇帝的程度,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萧何认为必须管理这个潜在风险,于是建议吕后果断铲除了韩信。这对汉王朝是个保障,对于韩信是个悲剧。 韩信的成败给我们的启示太多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韩信能征善战,但不善于管理自己的言行,不能赢得上级的信任。诸葛亮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但是不善于带兵打仗。他们都是有缺陷的英才。总结下来,我最想说的是,在帅才选拔方面,刘备不如萧何,因此,若要选拔帅才,要学萧何而不要学刘备。 版权声明:以上文字及图片均为中国花卉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一律不得转载、摘编。 :投稿地址(请先阅读投稿须知)↓ E-mail:xiuyi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