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隔离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现代热毒症,中招了吗葱蜀黍说人说文
TUhjnbcbe - 2024/12/29 10:52:00
我有一位朋友Z,最近莫名其妙得上了一种病,据说叫都市热毒症。Z的症状越来越严重,而且传染性越来越大。害怕被传染的朋友,纷纷都自行隔离,那些胆子很大不怕被传染的朋友,慢慢也不自觉得开始有了症状。(1)临床表现前期症状:眼神偏移,有红血丝,喜欢咬牙。我还在念研究生的时候,Z就已经开始走入职场。第一年,我们经常到Z家做客,三五好友自己做饭,我们也喜欢喝点小酒,聊聊过去的同学和趣事。后面工作和学习越来越忙。我们发现他床头的书通通是一个风格,比如《FBI读心术》、《职场鬼话》、《男人如何穿显得高档》、《一个月成为演讲专家》等等。他的朋友圈分享也变成了《三分钟读懂日本》、《月薪5万是什么体验》、《会赚钱的人的思维》这一类。他跟我们聊天的话题也都很集中,比如公司里面做项目有多少个老外,最近他某个同事瞬间财务自由,问我们要不要参加各种酒会派对。他自己其实也感觉很累,因为他的眼睛里面总是有很多血丝,有时候闲下来哈欠连天。我们问他是不是生病了,他总是类似这样回答我们:“昨晚陪领导唱歌,回来之后还看了一下心理学的书。很正常的,现在不拼命,什么时候拼命?”他有时候也会受挫,也会委屈。我们慢慢喝酒,拍着他肩膀安慰他的时候,他总是会暗暗的咬着牙齿,目露凶光。他说:“现在你看我不起,以后我让你高攀不起!”“现在的女孩子都现实得很,所以要抓住机遇充实自己,以后女孩子们会自己送上门来。”中期症状:持续亢奋,间歇焦虑。我们也都发现Z开始有点变了,但我们总觉得原来那个他应该还没有走远。我们偶尔也还是会跟他聚聚聊聊,看看他是不是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一次同学聚会,Z说看见我们特别亲切,当晚我们把酒言欢,气氛也相当融洽。直到我们几位老同学都喝得有点兴奋,他突然对我们说:“我最近加入了一个培训单位,我觉得特别拼,这种感觉很好。我每天都只睡5个小时,我们都给别人培训说每天只需要5个小时的睡眠,其余时间都可以拿来成功。”他很激动的干掉了手里的酒,继续高谈阔论:“我们的培训真的很激励人,很多高管都来我们这里学习。你们要是想来培训,也可以找我,你们也帮我看看身边有没有客户资源吧。”说完又倒上了一杯酒。我们直接听愣了过去,有种被他给“套路”了的感觉。另外有一次单独和我聊天,聊到了过去的朋友,他感叹道:“原来的好朋友,现在只有你和我混的还可以,其他的都变成生殖器上的纤维了。”Z开始学会武装到牙齿,出门一定是意式的皮鞋,英式的方巾,法式的袖口,在朋友圈发合影一定是和外国人,能说汉语的地方偏偏要讲英文,以前看不起文艺范如今却一定要强加一些文艺因素。其实我们对他是知根知底的,我们知道他平时也回到只能“一面下床”的单间睡觉,知道他并不富裕所以聚餐的时候并不主动买单,知道他为了买一双意大利的皮鞋,需要省吃俭用好几个月。晚期症状:敏感多疑,言语混乱。我们和Z后面不怎么联系了,我们觉得他不是很屑于跟我们交往,因为我们不过是他那些“生殖器上纤维”的其中一份子。他的朋友圈后来充满了愤世嫉俗的发泄,可以说是负能量满满。他有时候他感叹身边的小人太多,有时候感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屏障,有时候又感叹某种怀才不遇的境遇。感觉任何相关和不相关的事情都会被他解读,哪怕是别人在谈一些关于很宽泛的话题,也总能被他抓住点往自己身上带。我们的另一位高中同学X,有一次在朋友圈中提到一句苏东坡的诗句“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讲苏东坡喝醉了酒,寻觅着牛屎的味道就回家,家就住在牛栏的西边。这是很简单一个苦中寻乐的诗句,Z大概是认为是在讽刺自己,很敏感的回复了一句:“我不是苏东坡,我家也没有牛屎。”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Z跟X经过了一番长长的对话,字里行间只为证明自己没有活的很惨。我们除了哑然失笑,好像也不知道作何回应了。我们联系真的越来越少了。(2)病原和诱因社会的变革太快。费孝通老先生在《乡土中国》里面介绍了扎根于乡土的中国群体文化,在向城市文化过度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现实。这个过度过程一定是带有某种不适应甚至孤独痛苦的。费孝通先生经济发展的太快,在永远川流不息的热闹都市,多少人甘愿啃着面包坐在接头,用倔强的眼睛望着远处林立的高楼。世界给年轻人创造了美丽却易蹉跎的梦想,因为所谓的经济发达,需求旺盛,机会遍地开花。根本就来不及思考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想要什么,我们这么做是为什么。社会变化的剧烈,让原本成熟的乡土文化中的保守和自律一下子瓦解,而新的思维和价值的形成又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所以在这样的中间过程中的我们个体很容易就变得猝不及防、迷茫混乱、东张西望、六神无主。社会标准化定制。任何和群体规矩相冲突的行为都会带来超出预想的伤害,最可怕的是社会定义“成功”的标准单一而死板。每天都有无数的文章,无数的推送,不断的加强我们的心里暗示,暗示着我们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语言,告诉我们男人应该做什么,女人应该做什么,父母应该做什么,什么叫做有修养,让我们每一个本来精彩纷呈的个体不断的趋同。最近流行的“春节防身术”很诙谐的流行了起来,教我们春节返乡如何面对三姑六婆的一种不可理喻的问题:“一个月挣多少钱?”“找对象了吗?”“你男朋友家里几套房?”春节防身术似乎挣钱结婚生子,然后继续挣更多钱,变成了唯一可以进入某种尊重体系的途径。偏激的价值观最近和另一位十年不见的好友B见面,我不乏感慨的说他:“你没变,还是那样厚道。”因为在他的价值里面,“厚道”二字值千金。说到底一个人从小而形成的价值观越强健,那么他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影响就越小,就越明白自己是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可要形成强健的价值观,太不容易了,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如同一张白纸,每一笔每一划都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小时候的我们很难选择价值取向,只能接受,所以家庭环境和老师同学就变得异常重要了。回头看Z,Z和我们一起念书的时候成绩不算好,但他却不止一次的说他最看不上的就是成绩好的学生,认为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是“高分低能”“弱不禁风”。当他还小的时候,是如何产生这样偏颇的观点呢?也许父母的偏激言行、老师的不当引导、或者是那些所谓成绩好学生不尊重的态度,都深深的刻在了年少Z的心里。(3)缓解热毒配方转移注意:当有一天开始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幸福,第一步是我们先要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感染上了“都市热毒症”,好好的审视我们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现代热毒症,中招了吗葱蜀黍说人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