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龙头新闻记者霍营在哈医大一院南岗院区住院处的一角,有一栋浅绿色的小楼,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这栋鲜为人知的小楼却像一座堡垒,默默无声地抵御着压力。2月19日,哈医大一院呼吸监护科张薇主任带领医护团队进驻这座小楼,接管隔离病房,医护人员们日夜奋战,目前已经收治了近40名患者。张薇主任说,他们的任务是避免“潜在感染病例”收治到普通病房,让没有问题的患者尽早解除隔离,让真正的患者尽快得到治疗。临危受命接管隔离病房“今天有5名患者可以解除隔离观察,一定要协调好患者出院后的交接。另外,一会隔离8床的患者要转入普外科治疗肠梗阻,要和普外科的医生协调好交接。二楼留观病区那一名心衰的患者一会要转入心内科,记得提前和心内科的医生确定好转运细节。”结束了一上午的查房,哈医大一院隔离病房的张薇主任脱掉闷热的隔离服后,来不及休息便来到办公室,与下级医生一名一名患者核对医嘱及诊疗方案。从1月19日哈医大一院成立新冠肺炎诊疗专家组开始,张薇主任就带领呼吸监护科的医护人员们一直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她更是开启了全天24小时在线的专家会诊模式,甚至凌晨都会接到会诊的申请。张薇主任(左)与李明明护士长在隔离病房进行查房2月19日,医院命令,经过24小时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在迅速克服了从医疗资源紧张到人员短缺的难题后,张薇主任带领着她的医护团队接管哈医大一院南岗院区的隔离病房。每天张薇会带领其团队进行查房,同时经呼吸内科霍建民主任、刘晓民主任对疑难患者会诊把关,针对不同患者病情,在医务科李桐作副科长的协调下,邀请各学科专家进行MDT会诊,保证每位患者得到全面精准的治疗。隔离病房成立后第一批进驻的工作人员他们是患者的“临时家人”“隔离病房的工作与呼吸专科有很大的不同。”张薇主任介绍,隔离病房负责收治发热门诊和急诊患者中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对发热及疑似患者就地隔离收治并进行核酸检测,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者,若仍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则继续在隔离病房治疗。隔离病房作为住院患者入院的第一站,医院人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避免“潜在感染病例”收治到普通病房,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播。张薇主任说,医院就诊前没有心理准备,在急诊科或者预检分诊处被发现可疑后,送到隔离病房,而且一人一单间,医护们穿着隔离服全副武装,往往会让患者心生恐惧,医护人员们要花很多心思去做心理辅导,有时候还要为他们买来牙刷等生活用品,充当起患者的“临时家人”。几天前,一位81岁的医院就诊,被收进隔离病房。“我们请专家为大娘会诊治疗,因为当时子女都在隔离观察中,医护人员就成了她的家人,主动为她送去水果和牛奶,经常和她聊天,缓解压力。再有两天,大娘就可以出院了。”由于隔离病房的特殊性,为了尽快帮助患者明确诊断,有时候核酸检测两次阴性的患者,还要再进行第二、第三次检测甚至更多。张主任说,他们最多一次为一名患者进行了6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直到两周的隔离期后,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显示病情稳定了,才被转到相应科室继续治疗。“我们要尽快让没有问题的患者解除隔离,要让真正的新冠肺炎患者尽快得到治疗。”一个班12个小时下来嗓子已沙哑隔离病房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医护人员们经常是24小时连轴转,但所有人都没有一句怨言。罗雯医生和感染科的爱人都在抗疫一线,两个人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代为照顾,每天只能通过视频向关心自己的父母报平安。腊月二十九,王健美医生结束了年前的最后一个夜班后与爱人回河北探亲,但是在接到停止休假的通知后,立刻买了返程机票赶回哈尔滨。由于平时工作忙碌,刘京医生本想趁假期和妻子拍完婚纱照,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从云南飞回哈尔滨,郭月宁医生主动请缨驰援武汉,虽然体检没能通过,但随后又投入隔离病房的工作中。护士长李明明的孩子今年只有4岁,疫情开始,她与爱人便从家里搬了出来。作为科室的“大管家”,李明明每天在护理患者的同时,还要为医生们解除后顾之忧。在隔离病房,医生每一个班要持续12个小时。张佳文医生说,穿戴好护目镜、双层口罩、防护服等隔离用品后,常常一活动便会出现呼吸困难。有时患者年龄偏大、听力减退,医生与患者交流时需要用很大的力气说话才可以让患者听清,一个班下来常常嗓子已经沙哑,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