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隔离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蹲点报告隔离病房里的暖色调,他们的防护服
TUhjnbcbe - 2024/12/30 9:35:00
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隔离病房内的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上写满正能量的话语。玻璃上消毒液喷过的痕渍、“污染区”几个红色大字、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医护人员……隔离病区每一个画面,都在无声地提醒着所有人,这里特殊又充满危险。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医院隔离病房,了解真实的防“疫”一线。第一次穿防护服,感觉很孤独铃铃铃……2月1日早上6点,医院隔离病区护理负责人魏志超的闹铃响了。一番洗漱,他走进更衣室,换上口罩、帽子、护目镜、防护服等防护装备,又经过专人检查确认后,穿越“潜在污染区”,进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所在的污染区病房。6点50分,天色刚微微亮起。“昨晚睡得怎么样?感觉好点了吗?”一名患者刚刚起床,魏志超推门而入,走到床前握了握患者的手,又拍了拍肩膀。“早上想吃点什么?”仔细询问完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向同事了解了昨晚的工作情况之后,魏志超一一记下他们各自想吃些什么。除了为患者临床护理,预定早餐也是魏志超每天的工作之一。身穿全副武装的防护装备不超5分钟,魏志超额头就渗出了汗,气喘吁吁。隔着层层口罩和面罩,也阻碍了正常的说话交流,必须非常大声喊对方才能听得见,再加上防护服不透气,人裹在里面异常难受,一圈“喊”下来,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那感觉就像夏天在操场上跑了个米。”魏志超说。为了接触患者时的防护需要,也为了能连续照顾患者,这套不透气的防护服一穿就是4个小时,甚至更久。1月15日,医院历山院区上班的魏志超接到领导电话,要求他参与筹建隔离病区。年参加工作的魏志超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工作第10个年头会进入到隔离病房,站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战斗的一线。从1月24日(年三十)医院开始接收确诊患者。虽然提前进行了无数次防护服穿脱练习,但真正第一次穿的时候,还是有些莫名的恐慌,孤独感向他袭来,“特别不舒服,好像全世界只剩自己,特别压抑,可能我有些幽闭恐惧吧!”魏志超说。魏志超在隔离病房内。“小仙女,加油!”隔离病区的每一个画面都在无声地提醒着所有的人,这里特殊而严肃,充满危险。在这里无论是检查还是治疗,都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1、2、3过床!”一名患者被平稳地抬到转运床上。这天,有四位病人需要复查胸部CT,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隔离病区主任周明香、护理负责人的魏志超等先给病人外出进行检查指导及防护,设定好转运路线并与CT室联系后,接力护送病人离开隔离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CT室。把病人安全送回病房时,魏志超和同事杨燕防护服里面的衣服早已经湿透,防护眼罩雾气蒙蒙。由于防护服穿上后基本分辨不出谁是谁,为了方便工作,魏志超和同事们就在衣服上用红笔写上自己的名字,画个温暖的小红心,再写几句励志的话语:“加油!加油!”、“我们一定能赢!”这些为隔离病房增添了一抹抹暖色调。“小仙女,加油!”更衣室里,今年26岁的张红娟在自己的防护服上一笔一划地写着,今年是她参加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她告诉记者,防护服上写这些话,是鼓励自己和同事们要坚持,同时也是在鼓舞病人,让他们坚持不放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护服不透气,两层口罩戴在嘴上,呼吸困难,对此,“乐天派”的张红娟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经验,用鼻子每呼吸3次,再用嘴巴呼吸一次,以缓解憋喘的感觉。护目镜容易起雾?这也难不倒她,戴之前在镜面擦一层洗手液或洗洁精,问题完美解决。心理安抚与治疗同等重要“大家都对新型冠状病毒不太了解,有的患者过多地看一些肺炎的报道,导致内心恐慌,非常需要安抚,这与治疗同等重要。”魏志超说,隔离病房的患者看上去与正常人无异,只不过感染了病毒,有些发烧或咳嗽,暂时住在这里。“决不能当成医患关系或是护患关系。”魏志超说,与病患接触的时候,他都是把他们当正常人对待,说话的时候尽可能靠近他们,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朋友甚至亲人。慢慢的,隔离病房的病人从恐慌、猜忌、愤怒,变成理解、微笑、配合。从隔离病房出来,一名护士脸上留下了被防护装备勒出的痕迹。其中一位患者来了以后,情绪波动较大,特别是得知自己的家属也被确诊后,动不动冲身边的医护人员发火。魏志超每天抽时间找这名患者聊天交心,想尽办法去安慰他。魏志超还专门向上级部门打听这名患者的家属情况,得知自己的家属病情稳定,患者烦躁的心这才平息了下来,开始积极配合治疗,还会主动找医护人员聊天。患者常常问魏志超:你们不害怕吗?在外面的时候,当别人知道我们发热都唯恐避之不及,甚至亲戚和朋友也会与我们疏远,而你们却在充满危险的隔离病区照顾我们,在最孤独的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谢谢你们。魏志超在感动着患者,而患者也在感动着他。“真的非常感谢,你们辛苦了!”一名患者家属突然走到他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不禁令魏志超有些诚惶诚恐,他说,自己并没有多辛苦,照顾病人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只不过面对的是民众比较恐慌和害怕的新型冠状病毒,仅此而已。从一无所有到建成,只用了36小时作为我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院,疫情发生后,医院从全院各个科室抽调医护骨干,筹备隔离病区的建设工作,仅仅用了36个小时,从无到有,在全把院余名职工的全力支持下,一个具有接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标准的隔离病区建了起来。医院同时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8个工作组,第一时间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动态监测、日巡视、日报告、24小时值守和领导小组会商制度,并加强设施设备、耗材、药品等物资储备。医院遴选了卫生应急处置经验丰富、业务水平精湛的医护人员97人,专门准备了多张病床,确保充分的收治能力。同时,建立了专家组会诊例会制度,每天早上8:30会诊研判留观病例,一旦遇到危重病例,随时组织专家会诊,专家1小时内到位。全力以赴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隔离病区的17天里,魏志超几乎舍弃了所有的个人时间,每天忙到凌晨1点之后才睡觉。张红娟作为刚入职没几年的新人,更是在这场防疫之战中勇敢冲到前头,用柔弱的双肩帮助患者摆脱病毒的侵害。魏志超和张红娟,也是所有前线医护人员的真实写照,他们都在向着同一个目标奔跑。“最大的感受就是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大家心在一起,众志成城,没有什么是打败不了的!”魏志超说。又是凌晨时分,忙碌了一天,写完工作总结,魏志超疲惫地躺在床上,翻看着手机里孩子的照片,很快睡着了。为了抗击疫情,他已经16天没回家。(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焦守广)
1
查看完整版本: 蹲点报告隔离病房里的暖色调,他们的防护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