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1/13 1:55:0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张佳伟通迅员李文娟孟天笑3月12日晚,谭贤刚拨通了岳父的视频电话,两个小可爱出现在手机屏幕上,是谭贤刚的一双儿女。“爸爸,我想你了。”小女儿笑着说。“你不是我爸爸了。”大儿子却板着脸吼道。谭贤刚鼻子一酸、眼眶红了。谭贤刚,今年41岁,医院麻醉科教研室副主任,抗“疫”期间负责给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和抢救,他的妻子石玉兰是儿科医师。1月29日以来,小两口奋战在抗“疫”一线,把儿女交由岳父母看管。40多天来,谭贤刚只能抽空通过视频与妻子、儿女“见面”。△谭贤刚(左)和主治医师银晓刚准备出发前往隔离病房插管。疫情发生后,医院承担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依据新冠肺炎诊疗指南,对于极危重症患者早期实施气管插管,可以缓解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谭贤刚告诉记者。为此,该院组建由麻醉科谭贤刚等3名医师组成的插管抢救小分队支援重症病区,24小时值班,随时准备插管抢救任务。2月8日,重症病区一位82岁的女性患者,病情突然恶化,意识模糊。经省医疗专家组讨论后决定给予该患者紧急气管插管有创通气,这是该院首例需气管插管的新冠肺炎患者。谭贤刚第一个申请进入隔离病房插管,“气管插管过程中需要开放患者的气道,插管过程中若患者出现呛咳会产生大量气溶胶,病毒会随之扩散,我将直面病毒,但插管可能是患者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我当时没有考虑那么多。”谭贤刚根据病例初步评估患者可能存在困难气道,由于当时全国为此类患者气管插管病例极少,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所以他只能自己摸索,做好困难气管插管预案。病房内,其他医师为插管做准备工作;病房外,谭贤刚戴上15公斤重的消防专用防毒面罩待命。一切准备就绪,谭贤刚进入病房。谭贤刚双眼近视均超度,戴上防毒面罩无法佩戴眼镜。为确保万无一失,插管时,他与患者仅保持10厘米的距离,20秒顺利完成插管,患者氧饱和度得到改善,脱离生命危险。走出病房,谭贤刚全身湿透。当天是元宵节,谭贤刚的同事将他插管时的照片发给了妻子石玉兰,石玉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