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2/17 19:19:00
#当前国内本土新冠疫情多点散发,多地颁布最新健康管理措施。“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14+7、7+7、3+11、2+14,还有“居家隔离管理”“居家健康监测”“自我健康监测”……这些健康管理措施你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吗?这些到底有什么区别?隔离期间我能不能出门?居家监测到底要多长时间?不同区域居民又该怎么做好防护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来科普权威解答来啦先给大家介绍“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社区防控实行分类管理目前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综合考虑发病时间和疫情情况等进行分区分级。随着疫情变化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等级调整。对于发生疫情的地区根据疫情传播风险的高低,将社区防控,也包括行政村,精准划分为三个区域: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行分类管理。封控区划定范围为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小区或活动频繁的周边区域,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理。管控区划定范围为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前2天到隔离管理前,其工作、活动地等区域,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管理。防范区划定范围为县(区)内封控区、管控区以外的区域,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管理。还是不太清楚?那就再看看下图各区域居民该如何做好防护?持续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正确洗手能洗去病毒,饭前便后、接触宠物或其粪便后,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常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以降低空气中病毒细菌密度,室内每天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配合接受核酸检测。管控区、防范区居民外出还应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保持1米社交距离,遵守咳嗽礼仪,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日常生活做好消毒做好家庭物品消毒。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物品消毒剂是有效氯为5%的84消毒液(含氯消毒剂)和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按照说明书进行配比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消毒。如果家中出现过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要对其生活居住过的环境及所使用过的物品,由专业机构和人员,或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或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主动监测主动报告每天早晚测量体温,主动报告任何不适身体状况。封控区、管控区居民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和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眼睛红肿、肌痛和腹泻等不适症状,立即报告。防范区居民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和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眼睛红肿、肌痛和腹泻等不适症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