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隔离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来自隔离病房的心声
TUhjnbcbe - 2025/3/23 11:09:00
                            

医院很人性化的一个存在,使得大量的来院的急危重症兼新冠阳性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隔离病房的四月份注定是不平凡的一月,新冠阳性患者的收治数量从0到几近20人,并且以老年基础重症为主。抢救和死亡成了这个月医护不得不面临的重大任务。对于这个月的工作生活,隔离病房医护是怎么说的呢?

01

问:你们每天上班都做些什么工作呢?

李敏护士:我们医护每天三档班,每天进入病房前医护都要互相检查前防护服是否穿好。每次出入阳性患者病房后,医护都会拿着装有消毒水的喷壶互相消杀,然后提醒对方去重新更换面屏、手套和隔离衣。医生每天早晨去给患者采鼻咽拭子,这是个比较有风险的任务,很多重症患者比较不配合,一趟走下来,没个1小时是完不成的;其次就是常规的配药、打针、帮患者烧水,更换床垫等等。王云护士每周坚持5天班来负责我们医护和患者的物质保障,协助我们转运患者等。医生也比较辛苦,并不是每天查查房、开开医嘱那么简单,几乎每天都要处理突发病症和收治新病人,记得上次向美玲医生中班一次性收治5个新冠病人,一直加班到凌晨1点才下班。

02

问:想家吗?

陆彦霖护士:因为是闭环管理嘛,无法回家。说不想家是假的,每天儿子都给我打视频说想我。但是呢,谁还没有家呢?看看咱们去方舱去隔离点的同事,他们同样每天要坚守岗位,无法回家。有时候也会想只要能回家,让我每天外出核酸采样我都愿意哈哈哈。疫情当前,各岗位医护都在拼命坚守,都不容易,目前就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吧。

03

问:夜班同时抢救2个重症患者紧张吗?

董子源医生:隔离病房抢救病人是常有的事,白班夜班都一样。因为我们这里是闭环管理,每次当班都是一医一护,没有外援。那天我接班时候就知道病房里有两个危重病人,一个是病房里的老病号,已经住了十几天了,是一位肺癌晚期合并冠心病、心衰、肺部感染的老爷子,之前因为阵发性房颤已经抢救过多次了,当天下午因为患者感染加重还出现了休克,中班时候就抢救过了,生命体征不稳定。另一位是当天新入院的患者,诊断为低血糖昏迷、重症肺炎、呼吸衰竭、重度低钾,日班医生已经给予了基本的对症处理,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我接班后首先查看了两位患者的情况,对病人的病情有了充分了解,对家属进行了病情告知。时间到了晚上11:30,老病人家属呼叫说病人的血压、氧饱和度开始下降,我与护士紧急到患者床边进行抢救,通过抢救使得病人的血压、氧饱和度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下限,但患者的生命体征仍不稳定,病情随时可能变化,叮嘱家属注意患者血压、氧饱和度、心率等,有问题随着呼叫。正在这时,我们听到了新病人家属的声音:“医生快来看看啊,我爸爸血氧饱和度降60%了”。谁也不曾想到,前五分钟生命体征还稳定的患者,这一刻突然出现问题,我与高婧雯护士立刻奔向新病人床边,查看病人情况,立刻提高吸氧浓度,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心电监护上的血压、心率都在下降,立刻推来抢救车配药,药还没注射,患者血压已经测不出,心率下降至0。患者呼吸心跳骤停!我立刻开始床边心肺复苏,然而,经过药物抢救和半个小时的心肺复苏后,奇迹并没有出现,病人最终还是离开人世。转眼间,天已大亮,又是一夜未眠。

04

问:听说那天突然抢救并转运重病人到四院顺利吗?

胡华军医生:不是很顺利,而且病人比较重,我一直担心路上出啥问题。那天我中班,接班时患者患者生命体征也不平稳,床边心电监护提示心率较快,律不齐,患者家属原本拒绝转院,结果那天一直催促转院治疗,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患者出现气喘、气急加重,心率最快至次/分,当时SPO2:92-94%,我和杜艺涵护士立即展开抢救,适当调高吸氧流量,予以解痉平喘对症处理,与此同时请示江艳芬主任后予以胺碘酮改善患者心律失常,并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予以用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下来,恰好这时患者家属又来电话询问病人转运情况,因疫情期间转运阳性病人条件较严格,患者家属不能预约到,我院医务科领导及江主任多方协调后最终预约上,大概22点左右最终完成了病人的平稳转院。

02

问:听说你那天亲自跟车转运患者去四院?

曹蓓副主任:是的,在4月13日我院隔离区每间病房中都已收治2名新冠阳性患者,趋于超饱和状态,院部领导为了患者能够早日康复,经上级部门批准后决定将四名老年重症患者及医院(医院)救治。命令下达后,为了在转运途中能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和快捷医院进行交接,最终决定由我来跟车完成这项转运任务。非常时期临危受命,心中难免担忧焦虑。但调整好情绪后我和李莉护士就开始通知并安抚好待转运患者,同时协助他们办理好各种手续。一路上,四名患者病情稳定,也非常配合我们的转运和交接工作。很欣慰最终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03

问:现在同时管理急诊、发热急诊、隔离病房,累吗?

江艳芬主任:说不累,那不真实,也有崩溃的时候!尤其是发热急诊,急诊缓冲区域和隔离病房三个地方人满为患时,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但是面对疫情,面对病患,还是想着如何妥善处置,转危为安。大疫当前,每个人都不容易。在各自的岗位上竭尽所能,做最好的自己。愿疫情早日结束,生活回归正常。

——刘哲

其他抗疫报道链接

疫情之下,“大白”很忙疫情之下,唯有坚守你在前方“打仗”,我在后方“保障”为疫情早日退散,我们昼夜奋战

封闭管理下的急诊48小时我院位采样人员支援浦东,“疫”起守“沪”我院医疗队出征天虹宾馆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抗疫日记

我们把“家”医院我院紧急选派医疗骨干进驻集中隔离治疗点

原标题:《来自隔离病房的心声》

1
查看完整版本: 来自隔离病房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