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韩遵海总想为12层病区,那个60多岁的老人做点什么,老人是医疗队收治的首批患者之一,妻子已经因为新冠肺炎去世了。老人的身体在康复,但情绪一直低落。
“您最近胃口怎么样?想吃点儿什么?要不给您拿点水果?”,一连串的问候,回应大多是礼貌的谢绝。直到有一次,韩遵海问老人要不要剪剪指甲,他高兴地点了点头。
抵达武汉40多天,北京医疗队病区的患者大部分都在好转。但在身体康复的同时,无法轻易一同褪去的,是治疗中的煎熬、对于未来生活的焦虑,以及亲人离世的冲击。
隔离病房之内,医生护士成了最直接的倾诉对象,从“治疫病”到“疗心伤”,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
40个病人,查房3个半小时
12层病区西边的那间病房,医院医生苑晓冬来查房,一个女患者乐呵呵迎上来,“我明天就要出院啦!”
看见她,苑晓冬也乐了,“你口罩怎么又戴反了?”
女患者之前就闹过笑话,戴了两层口罩,都是反的。她赶紧解释,是医生进来的时候太紧张了,逗的屋里人全乐了。病房里其他人也在好转,几个病人拉着苑晓冬,一定要留下张合影。
隔壁的病房,住着医疗队首批患者里一位老先生,苑晓冬进屋后跟他解释,肺部的损伤要慢慢恢复,急不得,“还是要尽量多吸氧,我看您10次有8次吸着,还有两次让我逮着没吸。”
老人一下不好意思了,“哎呀,那两次是刚上厕所回来。”
苑晓冬还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