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陈曼陈甜甜
“谢谢光临,请慢走,祝您新年快乐。”每当有顾客买完奶茶准备走出门时,店内的员工都会齐声恭送。
事实上,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愚园路号的这家奶茶店,刚解除疫情风控,就陆陆续续有人进店消费,看起来与其他的奶茶店并无二异。
不过,不时有路人会拿起手机对着奶茶店拍照。“哦,这就是那个20平方米的‘全国最小中风险区’。”有人边拍边往店里走。
徐愿顾不上回应这些目光。她是店长,这是近一个月来奶茶店第一次复营,顾客有点多,戴着红色口罩、身着工服的她一边收银,一边分装外卖订单,忙碌而有条不紊。
时间回到20多天前,这家店里连续出现了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还有一名亲属确诊。徐愿不敢想象,她和员工将面临什么。
随即,上海市通报这家奶茶店成为本次疫情唯一的中风险区。闭店28天后,奶茶店疫情风险解除,重新开门营业,
28天匆匆过去,这里不意间诞生了一个“全国之最”。这个“全国最小中风险区”,被誉作“精准防控样本”,更引得网友和媒体纷纷前来打卡。这28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路过的市民拿起手机拍照记录奶茶店解封
●封在店里的第一夜:防疫人员提供了睡袋和一次性马桶
在徐愿看来,这家奶茶店就像她的孩子一样。年6月开业,徐愿参与了前期选址、装修到开门营业的整个过程。她见证着它的成长。
然而开业仅半年,奶茶店便迎来了一个极大的“挑战”。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1月11日上午9点,奶茶店刚开门,正准备一天的茶料,突然接到了上海区域经理的电话。通知简短而坚决:“闭店,就地等待”。
当天,徐愿轮值休息,并不在店里。后来得知,闭店原因是1月5日那天,一名进店买奶茶的留美学生被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
接到通知后,店内2名男员工立即将门店玻璃门锁上,接着有几名防疫人员来到店门口值守。11点多,另一名员工前来上班,准备进店时发现店已经关闭了,值守的工作人员看到他手里拿的是员工工服后,也将他一起隔离在店内。随后,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了核酸采样。在核酸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店员无法离开店里。当晚,防疫人员为他们提供了睡袋和一次性马桶,3名店员在店中度过了一夜。
回忆起1月5日的情况,徐愿说自己当天也是休息,并不在店里,但她后来查看了监控,看到确诊的留学生和她男朋友是在下午的两点多来到店内买奶茶的。当天由于下雨,店内的顾客也不多。点餐时,留学生是戴着口罩的,和店员没有明显的直接接触。随后,两人在点餐台约1米距离外的休息区坐下,在饮用奶茶期间,未佩戴口罩。两人在店内共停留了8到10分钟左右。
奶茶店员工正在各自忙碌
1月12日,3名店员的核酸结果出来了,其中一名17岁寒假工小陆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医院接受治疗。徐愿回忆道:“一个1米8的小伙子在被拉走的那一刻,他哭了。或许,那一刻我们才意识到他还是个孩子。”
当天,其余两名店员作为密切接触者,被送往酒店进行集中隔离,其中便包括徐愿的丈夫,同为这家奶茶店的员工。
徐愿的心一下子紧张起来。
隔离通知书
但还来不及多想,1月13日,徐愿所居住的三室一厅的员工宿舍内,另外一间屋里的三名姑娘的核酸结果均查出阳性,其中一名姑娘是自己店员的妹妹,也被感染。当晚,徐愿也被拉往集中隔离点。
●划定“中风险区”:员工和亲属5人确诊
在隔离期间,徐愿和丈夫每天都要做健康监测和三测体温,也会有医务人员上门进行核酸采样,其中包括鼻拭子采样和咽拭子采样。
在做过多轮核酸检测后,1月15日,徐愿的丈夫核酸检测结果呈现阳性。随后,医院隔离治疗。
徐愿和丈夫结婚五年,有两个女儿。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她和丈夫在年3月从安徽老家来到上海工作。临走前,小女儿还未满一岁。两人来到上海后,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徐愿成为了某品牌奶茶店(上海静安寺)门店的店长,丈夫也同在一家门店工作。两人每月会错开休假时间抽空回家一次,去看望孩子和老人。如今,丈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这对于徐愿来说真的是天都要塌了。
“我和丈夫从1月11日到现在都没见过面了,也没在同一家酒店隔离,他确诊之前在电话中和我说过他有点不舒服,感觉有点发烧,但是之前的核酸结果一直都是正常的,直到1月15日才查出阳性。当时我真的害怕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过幸运的是,丈夫属于轻症型新冠肺炎患者”。
据上海发布的流调信息显示,该奶茶店共有4名员工确诊,一名员工的妹妹也被感染。这5名人员均与1月11日上海市报告的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相关联,属同一传播链。
随后,这家奶茶店所在的静安区静安寺街道愚园路号被列为上海市中风险地区,一夜之间被众人皆所知。
因为奶茶店面积约有20多平方米,大家将其称之为“全国最小的中风险区”。
奶茶店门前拉起警戒线
●隔壁米粉店因门牌号相同主动闭店
其实,与奶茶店一同封控的还有隔壁的一家桂林米粉店。
今年51岁的黄阿姨是这家米粉店的老板娘,沪漂经历14年。年她独自一人从广西老家来到上海创业,在浦东开了第一家米粉店。只有每年过年和“三月初三”这段时间才会回老家和家人子女团聚。
年底,黄阿姨像往年一样回老家过年。不料,年初出现疫情,而自己店铺的房租刚好到期,考虑到不知疫情何时才能结束,黄阿姨便将店铺退租了。
在老家待了半年多后,黄阿姨在年下半年重新回到上海,寻找新的铺子开店。在年3月,黄阿姨相中了位于静安寺街道愚园路号的这家店面,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便利,出门向东18米便是有着“东方第一乐府”之称的百乐门舞厅,马路斜对面是上海静安寺。
与此同时,徐愿供职的那家奶茶店的创始人,也计划在此处增开一家门店,于是两家共同租下了一间50平左右店面,在中间打了隔断,划分为了两间店铺。
年6月,奶茶店和米粉店相继开业。在上海市将“静安寺街道愚园路号”列为中风险地区后,由于两家店共用一个门牌号,为了避免让大众产生误解,1月12日,桂林米粉店与奶茶店一起关门暂停营业。
奶茶店与上海静安寺隔路口相望
●奶茶店楼上住户:“一直绿”
奶茶店右侧一墙之隔的南京理发店则照常营业至今。
理发店工作人员称,自家的店铺并未接到闭店通知,员工也并不需要隔离。不过,在隔壁的奶茶店被列为中风险地区后,生意上还是有些受影响的,前来店内修剪头发的顾客确实比往常少了一半,但是前来采访的媒体和打卡拍照的人变多了。
奶茶店所在的居民楼可正常出入
一位刚刚买完菜从奶茶店门口路过的顾阿姨告诉记者,自己在奶茶店楼上居住了六七十年,奶茶店封闭期间,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门前的这条马路依旧车水马龙,自己的健康码和行程码也一直是绿色的,出行也不受限制。大家对本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的“精准防控”表示理解与支持。
隔离期间,徐愿看到不少网友质疑那名确诊的留美学生,这让徐愿感到无比担心。
她觉得自己店内连续出现了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她不敢想象接下来她和员工要面对的会是什么。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不少网友都表示支持与理解,并不断的鼓励他们好好休养,期待早日恢复营业。充满包容与善意的留言给徐愿带来了莫大的温暖。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1月27日零时起,这个“全国最小的中风险地区”迎来了它的解封时刻。
来源于:凤凰网工作人员将门板拆除
紧接着,2月2日,徐愿安全解除隔离,在此轮疫情中她并未感染。她说:“在宾馆隔离的时候觉得时间很漫长,出来以后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休整了两天后,2月5日她和另一名未被感染的员工前往门店打扫卫生,为重新营业做准备。到了门店后,遇到了同样前来打扫卫生的黄阿姨,两人相互开玩笑的说道“出来了?”
●最快速度恢复营业:次密接者专程赶来打卡纪念
2月7日中午12点,两家店铺开始试营业。次日,正式恢复营业。
正式开业第一天,不少市民专程前来打卡拍照。
家在上海的小张便是其中的一员。定期都会去健身房运动的小张,平时很少喝奶茶,她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因为一家从来没去过的奶茶店被隔离。
“人家好歹喝了被隔离了,我这没喝也隔离这不就有点‘冤’了,所以今天专门过来买一杯奶茶喝。”原来1月11日,小张像往常一样去健身,不料与一名1月5日去过奶茶店的密接人员前后脚进入健身房,流调人员在调取监控后找到了她。按照上海市的防疫政策,她被判定为次密接者,在这之后她连续接到了好几通流调电话。1月16日晚,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小张前往酒店集中隔离了14天,在隔离期间,每天都要进行核酸检测。
回想起自己的隔离经历,小张坦言这次疫情确实给她造成了一些影响,比如她父母因为是同宿人员被居家隔离观察,她因此不能到单位坐班,好在她的工作可以线上完成,影响并不大。
前来店内取餐的外卖员小李,也是作为次密接者被隔离的人员之一。小李称,该奶茶店在商圈内生意非常好,自己所在的员工宿舍内共有11名外卖员因来过这家奶茶店取餐被集中隔离。小李向徐店长开玩笑的说:以后都不敢来你们店里了。
这个曾经的中风险地区,如今变成了成了大家口中的“网红打卡地”,这是徐愿万万没想到的。她想了很多种原因,最后她觉得可能正是这次的“精准防控”将封控区范围精准到了“米”,把对大家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才换来了这样一个“好的结果”。
米粉店内顾客正在就餐
正值午饭饭点,隔壁的米粉店内黄阿姨也开始忙碌起来,店内也挂上了一串串的红灯笼和红辣椒。黄阿姨称,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对商户的影响非常大。关门闭店的20多天损失了十几万,但好在人都平安无事,希望新的一年生意能红红火火。
在2月8日恢复营业当天,徐愿也收到了寒假工小陆发来的消息。他告诉徐愿自己已经康复出院了,但还需要去隔离酒店隔离2天,待核酸检测结果连续阴性以后就可以正式解除隔离。
在此之前,徐愿的丈夫也于2月6日康复出院,正在酒店隔离。目前只有一名女医院观察治疗中。她相信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文中徐愿为化名)
最近“全国最小中风险地区”引来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