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华
编辑
谢欣
1年4月4日,上海实施全市核酸筛查。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上海全市常住人口达到.09万人,人口数量在国内仅次于重庆。换言之,要完成“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核酸筛查,核酸筛查数目将约万人次。由此,各方资源正在被紧急调动。据新华视点4月4日发布,当前全国多地援助上海的医疗队总人数约一万人,于近日分批抵达上海。
如果说,待检测人口基数庞大是造成核酸检测压力的第一重难关,那么,核酸检测过程所涉及的环节众多、断点琐碎,都进一步加剧了这项工作的开展难度。
从核酸检测人员的召集分配,耗材与防护设备的分发,对群众的组织并实施采样,采样完成后的标本配送、标本检验直至上传结果并依照结果实施下一步核酸检测工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匹配相应的人力、物流、技术等支持。并且,这一系列工作的实施环境尚处于全域静态管理状态,难度进一步加大。而在困难之下,也不乏尝试和应对。
大规模核酸采集
家住青浦区的王改珍,是瑞慈体检在当地的机构主任,她近期带队参与了核酸检测采样的支援工作,在月1日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她正在为下一次的核酸检测支援工作做准备。王改珍表示,她和她的同事作为核酸采样紧急征集的预备队伍,最早接受到召集信息是月11日左右,月28日、月0日已有2次在浦东的重点区域进行采样工作经历。
王改珍表示,最近一次的工作通知是在晚上22点才接到的,由于处于持续的沟通协调状态,一直到次日5点才确定了最终的集合地点,“我们出发前,对出发时间、集合地点、采样任务等都是不知道的,像预备队员一样,虽然大家因为等通知晚上睡不太好,但情绪都十分高涨”。
王改珍介绍,检测队员自行到了指定地点上车后,客车将她们带到各个需要支援人员的采样点,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带上随车分配的采样耗材后,在所属社区安排下对所在小区进行采样。“我们看耗材袋子也能看出工作量了,多就是今天要忙。”她说。
当前,王改珍及其同事工作时长一般从上午7点到下午点,6个小时中,除了吃饭午休不脱防护服。连日来,核酸采集任务工作强度不小,每人次每天的采样人数可达-次,是平日工作量无法达到的强度。而由于长时间做抬胳膊用棉签取样的动作,团队内很多人的肩膀都酸痛不已。考虑到任务强度大,王改珍所在机构在遴选支援人员的时候,原则上要求参与支援人员年龄不超50岁,“但很多60、70岁的老人家依然十分热心、参与意愿强烈。”她表示。
据她表示,团队的日常任务类型除了小区居民核酸采样,还会应对一些夜间突发情况。例如,当一些地区发现混检中出现了阳性样本,就要再次对相应的居民进行采样检测。并且,除常规固定点位采样外,还要进行爬楼上门采样,为行动不便或高风险人群进行采样。
截至月1日,王改珍所在的瑞慈体检上海地区医护人员当前实际参与支援共人,但累计报名人数达人次。“4月1日到4月5日即将迎来新一轮核酸检测高峰,我们当前已经收到了集结通知。”王改珍表示。
盈浦街道采样点
由于在短时间内面临极大的核酸检测需求,上海市内的公立医疗采样、检测力量无法完成全市核酸检测需求。由此,类似于瑞慈体检机构、上海美年大健康、慈铭体检、美兆体检等民营医疗机构均响应号召,派出医护人员增援上海社区核酸检测工作。截至月0日,上海美年大健康、慈铭体检、美兆体检累计派遣出近名医护人员,陆续前往闵行、徐汇、虹口、黄浦、杨浦、长宁、浦东多个社区,共完成核酸采样22.6万人次。
在这其中,不少民营医疗力量已成为所在街道的重要核酸采集队伍。例如,4月1日至4月5日浦西封控期间,嘉会医疗将会承担漕河泾开发区虹梅街道九成常驻居民的核酸检测采样任务。仅在4月1日当天,该机构派出54名医护人员,一天内需完成多份采样,相当于每人每日检测人。而自从月1日至月0日,其累计出动近00人次,分批支援徐汇斜土、华泾、漕河泾、徐家汇、龙华、长桥等多个街道近20个社区,其中还有多名外籍医生参与支援。
嘉会医疗质量与安全资深总监、新冠防疫领导小组副组长史伟明向界面新闻介绍,基层一线抗疫不易,每日都需要根据当天核酸检测结果来确定第二天的检测方案,所以团队拿到具体支援的街道和点位的时间都在后半夜;当前受疫情影响,医院陆续进行封闭管理,因此除了计划内的核酸采样支持工作以外,嘉会医疗有时还会临时接到通知,在社区采样医院闭环要求被召回之时,尽快协调人手及时替补,避免影响小区采样进程。
“在核酸采样间隙,我们的医生还能抽空为居民解答一些健康问题,前几日儿外科李会医生还为小区几个小朋友看了舌系带问题,大家都在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有小朋友为做核酸的医生画了画像,有居民给我们送巧克力,这些都是我们的动力”,史伟明表示。
小朋友画的感谢信
4月2日,上海市上午举行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4月1日24时,第二批浦西地区第一次核酸检测采样超过万人。会议还提醒市民在排队采样期间须规范佩戴口罩,保持2米距离,不拥挤聚集,不聊天抽烟等。
此前的月27日晚,上海发布全市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通告,自月28日5时起,以黄浦江为界,从浦东至浦西,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4月1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于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4日之内,上海组织2次核酸筛查,采样人次超万。
当前,除了上海市内的医疗资源,为了进一步加速核酸筛查,沪外救援力量也在不断涌入。来自江浙、江苏、安徽等多省的核酸检测队伍,自月28日起已陆续抵达上海。浙江、江苏两省分别派出1人、人检测队伍抵达上海浦东。两省的支援队伍将于月28日至4月5日开展为期一周的核酸筛查。
而来自安徽省的7支专业核酸检测队伍,携4座核酸检测方舱实验室及5台核酸移动检测车,连夜驰援上海。与常规核酸检测流程相比,移动核酸检测车相当于移动的核酸检测实验室。车内会分设多个区域,包括试剂准备区、样本制备区、扩增分析区、消毒灭菌区等,具备样本前处理、核酸提取、检测和分析等功能。其最大优势就是可根据任务要求,快速移动至指定位置并开展工作。
当前,移动检测设备已经投入上海抗疫使用。月26日,世博展览馆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启用。月29日,润达医疗旗下的润达榕嘉可移动方舱也入驻世博园浦西园区并立即投入布建工作,用于浦西大规模封控筛查所需。同日,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