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隔离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重症医生,就是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新华网客
TUhjnbcbe - 2025/8/3 17:47:00
“爸爸,加油!早点回来!”1月26日起,一位7岁男孩每天都会把这样一句话送给他的父亲——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潘纯。1月25日下午,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收到上级指令,江苏驰援湖北医疗队当晚出发。接到指令的首批名医护人员随即背上行囊和装备,奔赴抗击疫情一线,潘纯就在这支队伍里。1月28日晚,医院结束一天的救治工作后,在返回住所的路上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他说:“重症医生,就是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尽管声音中难掩疲惫,但却掷地有声。战疫情,召必回时间回到1月24日,大年三十,潘纯接到通知,要做好驰援武汉参加抗击战“疫”的准备。他没有半点犹豫,家里人也都非常支持,“去吧,儿子,这是你的职责,早日归来!”潘纯父亲拍拍他的肩膀说道。疫情就是命令。潘纯火速从江苏徐州老家赶回南京,乘高铁奔赴战“疫”第一线。到达武汉的第二天,经过必要的培训,潘纯就进隔离病房工作了。他面医院五楼病区的重症患者。早上8点不到,潘纯就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查房、操作、写医嘱……每进一次隔离病房,他必须从里到外,做好全方位的保护措施。身上的隔离衣穿一层再添一层,还要戴两层手套,口罩、帽子、防护面罩、鞋套等“全副武装”。如果在隔离病房进行操作,还要再加一层隔离衣、手套。潘纯管的病人中,有3个病人要用无创呼吸机,5个病人带着有创呼吸机。穿着这包裹严密的隔离衣给患者翻身,工作量比平时大很多。“5个病人每人都需要翻身,早上翻过来下午再翻回来,这样算下来一天就要翻10次。每次给病人翻身都需要5个医生一起,遇到八、九十公斤的病人,更是费劲。”潘纯说。潘纯与外面的医生隔着玻璃交流重症患者最新检验结果。新华网发(医院供图)这样穿着隔离衣一进去就要大半天的时间。“我今天上午在隔离病房待了2、3个小时,下午又进去忙了3个小时左右。每次出来,都是汗水湿透衣背。”潘纯说:“幸亏现在是冬天,如果是夏天穿着隔离衣待这么长时间,估计出来就成落汤鸡了。”“超长待机”,满血工作在隔离病房查看病人情况后,潘纯还要处理医嘱,与同事讨论疑难复杂患者的救治。这几天,他都是这样从早到晚连轴转。潘纯所在的病区有13位医生和19位护士,每个人都在“超长待机”式工作。晚上从病区回到住地,潘纯的工作还没有结束。他还要通过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症医生,就是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新华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