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隔离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小家大爱故事汇杜粉静家庭隔离病房里的
TUhjnbcbe - 2025/8/13 10:02:00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舍小家为大家、先国家后个人,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基因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把中华儿女团结在一起的强大精神力量。

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凝心聚力,为“疫”而战,千万家庭舍小家顾大家,一家人挺身而出,涌现出许多战疫父子兵、一线夫妻档、医护姐妹花、祖孙三代齐上阵、党员家庭总动等最美家庭故事,充分展现和诠释了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

陕西省妇联

“小家大爱”家庭故事汇栏目

为您讲述战“疫”中的最美“家”故事

今天

让我们带您走近杜粉静家庭

在西安医院西北角的感染科大楼,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樊万虎是感染科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也是新冠肺炎治疗组的专家;妻子杜粉静是感染科护士长、新冠肺炎感染控制护理组组长。夫妻俩坚定地表示:我们是党员,有丰富的SARS救治经验,这个时候肯定要往前冲。从腊月二十七开始,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隔离病房里。杜粉静作为感染科总护士长,负责隔离病区和发热门诊采血室感控、全院咽拭子采集三项风险最高工作的管理。她要严格把控感控标准,细化感染楼里的每一道流程。从患者通道、医护通道、送检标本、患者外出检查、为患者取药等等,为了确保每一细节不发生差错,她反复对相应人员进行培训和叮嘱。

因为有丰富的防护经验,疫情一开始,杜粉静就承担起全院人员的培训任务,尤其是标准的穿脱隔离服,内容都是实打实上“战场”要用到的。防护装备的穿脱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医护人员被感染,保持团队的战斗力。她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课程对全省进行培训,指导ICU、门急诊等重点科室进行路径、病房改造。

由她牵头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常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留观病房工作细则》等14项工作制度,以及对援鄂医疗队的培训流程等都被带到武汉使用。作为新冠肺炎治疗组的专家,丈夫樊万虎始终坚守在救治患者最前线,亲自带头进入重症隔离监护室检查病人,参与了病房所有病人的诊疗。

在病房查房时,樊万虎总会站在病人身边细心听病人说话,给患者吃“定心丸”。他说话声音比较大,病人们出院时听到他的声音,就知道是樊大夫。

“艰难时刻,士气非常重要。”他说。作为科室“家长”,他每天都要了解医生护士的身体状况,询问隔离措施是否到位,给战友们鼓劲儿。已经56岁的他亲自搬运慰问品送到每一位队员手里,被称为“最温暖书记”。

樊万虎还承担着病房的管理、医生的排班、值班事宜等,负责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人员配置、住宿、餐饮和日常健康防疫工作。虽然头绪多、难度大,但他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妻子担心他的身体,他却总说自己越干活越有精神。

“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密不透风,下来整个人湿漉漉的。那是一种缺氧的感觉……”杜粉静平静地说。她从1月20日收治第一位疑似患者到4月10日整整82天没休息过一天。

当樊万虎看到爱人的脸被口罩勒破了,手也因为反复洗都起皮了,非常心疼。但是医者天职,使命在肩。他知道妻子的疲惫,也知道妻子从来都是一位全身心投入工作、认真到严苛的人。

两人虽同在一个科室,但只有午饭时间才能短暂相遇,用餐期间,也几乎一直在商讨患者救治的问题。短暂的午饭“约会”后,樊万虎都会把胃药放到她的手中,一句“注意安全”,各自又回到自己的战斗岗位。世界上最好的感情是懂得,“注意安全”也便是他们在战场上最长情的告白。

来源:西安医院

编辑:吕曦

初审:褚海霏姚楠刘昆

终审:安婧

原标题:《“小家大爱”故事汇

杜粉静家庭:隔离病房里的“白衣伉俪”》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家大爱故事汇杜粉静家庭隔离病房里的